先從舞台講起吧!
先想像一下,老北京城裡的小茶館
小小的木製舞台,台上一張桌子兩張椅子
這就是傳統相聲表演的地方
「一桌兩椅」是相聲表演中最基本的配備
也是相聲表演中最重要的道具
桌椅除了平常的用途之外
一站上椅子就是登高啦!
要再高就站上桌吧!(「千禧夜,我們說相聲」裡就真的站上桌說相聲)
如果把椅子放到桌子後邊,一桌一椅也可當做衙門
有時候也會拿來做各種比喻的道具

再來就是扇子,扇子拍桌可做驚堂木
打開可做書畫觀,也可做為刀劍武器
端看段子裡面如何敘述,基本上扇子是萬能的XD

在台上,演員站的位置也是有意義的
通常站在舞台右邊的是主講,又叫做「逗哏」
逗哏主要的工作是,說笑話逗樂子,主導整個段子的進行
而站在舞台左邊的叫做「捧哏」,是配角
顧名思義就是應和逗哏所說的,嗯唉喔是,別挨罵了

如果以表演的人數來區分,相聲又可以分為下面幾種
如果只有一個人表演,叫做「單口相聲」
如果表演人數是兩個人,那就叫做「對口相聲」
倘若是三個人以上說的,那麼就叫做「群口相聲」
以我所聽過的段子來說,對口相聲似乎佔大宗
我聽過比較特別的,是李立群所表演的「台灣怪譚」
雖然說是一套單口相聲,演員只有一個人
不過裡面有一段叫做「卡拉哈哈」
裡面利用電視預祿了一小段當做捧哏
自己本人當逗哏,等於是自己跟自己說對口相聲
這個段子是我聽過挺特別的一段對口相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loi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